最近閑來無事,看著自家果園里的雜草隨著夏天充足的陽光雨露野蠻生長,忍不住拎起鋤頭鐮刀下地,打算整出一塊地方,準備入秋后種點草莓。
草莓營養價值很高,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都很喜歡吃草莓。可是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草莓其實并不是水果。從植物學的角度講,草莓也不是一種莓,果肉部分并不是由它的子房發育來的,而是由支撐子房的花托發育來的。而草莓表面那一粒粒“小芝麻”才是真正的果。
圖片
好了,讓我們今天以這個無用的冷知識,開始本期的胡說八道!
自從前年大部分消防產品取消CCC強制認證,國內各大機構的防火門認證就像雨后春筍,紛紛冒出,讓人目不暇接。隨著加入混戰的認證機構越來越多,貧道也有機會結識了這些機構的各色人等。除了談前景、市場推廣等商務話題,最能引起大家興趣的話題就是評估和覆蓋了。防火門認證機構、廠家以及實驗室的人員,常常是言必稱覆蓋,仿佛碰面不談點評估,就像喝可樂不加冰,總覺得少了點啥。
可能很多初級丹師還不是很了解那些機構口中所謂的“評估”、“覆蓋”。其實,在他們防火門認證的行當里,如果一個廠家有多個型號要申請認證,為了減少燒檢成本,通常會根據防火門的尺寸、結構、材料等要素,把這些型號進行歸類作為一個單元,然后再該相近的歸類單元里挑某個代表門型進行測試。一旦代表門型通過測試,就認為單元里的其他型號也具備同樣的性能,這種操作方式就叫“覆蓋”,這種行為就叫“評估”。以上是貧道同各類機構八卦和道聽途說后的個人見解,可能不是很準確,但應該差不到哪去,咱們姑且就先這么理解。
那些機構里的人,他們常見的口頭禪就是:大尺寸覆蓋小尺寸。據說評估這種活,不是一般的人員隨隨便便就可以搞,通常都要由資深的專家主抓,比較深奧。貌似很早以前,同一結構和材質的門,尺寸每增大或減小300mm分一檔,跨兩檔就要取個樣燒檢。現在好像放寬了,直接燒最大尺寸的,覆蓋所有小尺寸。不過至于為什么這么定,似乎沒有人真正的去深究,反正別人這么搞我也這么搞。就像人要吃飯、睡覺一樣,天經地義、理所當然。
那為什么會有大尺寸覆蓋小尺寸這樣的說法呢?
正好最近也比較閑,貧道吃飽了沒事干,就琢磨了一番,有些收獲。猜測可能的理由如下:
1、防火門在耐火測試過程中或多或少有變形,尺寸越大變形就越大;
2、尺寸越大,產品的剛性就越小,穩定性也差;
3、尺寸越大,門的重量也越重,對材質的性能要求越高
其實要再想想,還能再列出3,5點理由。喜歡帶著問題思考的丹師們,看到這里是不是跟貧道一樣得意洋洋,發覺自己還挺了不起的,有種真理在手天下我有的感覺呢?
圖片
其實,多年以前貧道也是一直認為防火門的耐火性能,大尺寸是可以覆蓋小尺寸的。直到前些年一次誤打誤撞被牽進了一個技術會議,接觸了一些不為人知的真相,自此開始懷疑了自己的人生。
圖片
那是一個美國的防火門國家標準研討會,會議上技術委員會向與會人員做了個研究匯報,主題是窄小防火門的耐火性能。一直以來,大家都默認防火門耐火性能可以大尺寸覆蓋小尺寸,但隨著測試的增多技術委員會發現這個假設似乎不成立,于是開展了相關研究。
研究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進行了3次測試,總共測了10樘門,測試標準為ANSI UL
10C。這10樘門覆蓋了多種結構和耐火等級,結果顯示窄門的耐火性能跟同結構的寬門性能差異明顯。
根據第一階段的測試結果和現象觀察,技術委員會調整方案進行第二階段研究。這一階段的研究,門扇寬度范圍更大,目的是找到與寬度最大的門性能相當的最小門寬(有點拗口,大致做法是以寬度最大的門的耐火性能為標桿,逐漸縮小測試門的寬度,找到跟大門耐火性能相當的最小門寬,則這個門寬即為性能變化的門寬極值,或曰門檻值)。
第二階段進行了8個測試,計劃燒28樘門,但實際只燒了27樘。兩個階段總共進行11次測試,測了37樘門。研究對象包含:
*隔熱門和非隔熱門
*單扇和雙扇門
*多種類型的門芯和結構
研究的結果是:37樘門里,大部分門測試不合格。根據默認的評估原則,這些小尺寸的門應該跟寬度最大的那個門性能相當才對,然而事實并非如此。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窄門的耐火性能比寬門更差。
研究人員還發現,不管是什么類型的門,但其結果大致相當。也就是說,不管是哪種類型,都是大部分不合格。從測試的數據里也找不到門寬和測試結果之間的函數關系或者趨勢關系。
正端坐于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的CBD里,愜意地邊喝咖啡邊跟同行和客戶談笑風生、引經據典的認證機構道友們,如此刺激、如此顛覆認知的大起大落,是不是太刺激了~~~